早在2019年前歐盟開始規畫並推動了各項永續設計實施政策,在2019十月增加並明訂了3C維修權的循環經濟法案,其法案不只明訂了如電冰箱、洗衣機、洗碗機與電子顯示器(包括電視)等10項3C產品需要讓消費者有維修權可以維修長達10年外,並禁止製造商或代工廠太早報廢或銷毁未使用過的耐久品及元件,以利未來消費者送修可以更換。如今本法案經過測試已經開始落實,透過這個議題,這次綠盒設計有幸與過去有相關產業經歷的阮英豪設計師(豪創企業設計團隊領導經理)一同討論該法案議題對於未來經濟模式與設計新創的影響,也希望與更多相關產業一同討論未來更好的可能性。
阮英豪任職於 Motorola Solutions 設計作品,photo credit <a href="https://www.haochuangdesign.com" title="https://www.haochuangdesign.com">豪創企業</a>
阮英豪任職於 Motorola Solutions 設計作品,photo credit 豪創企業

對經濟模式的影響

“為了製造、設計、成本上的便利,維修的權利不代表設計上要保證能夠讓所有的零件都能被維修或單獨更換。比如產品某個零組件壞掉,可能是整個主機板要換掉,無法只更換單個零件。”
阮英豪設計師
該法案通過之後,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家3C產業對於商業模式的調整,然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一些款式非常舊的產品,在維修權上的維持,除了零件上的製作會是天價以外,倘若消費者堅持要維修且願意負擔所有費用的前提下,在這個大量生產製造的時代,一同生產出來的批量零組件可能也會因為無人需要更換最終變成廢棄物。然而在循環經濟的以租代買概念中其實可以從源頭解決這些疑慮,由於消費者並不擁有這些3C產品,所以在零件更換以及維修服務上都可以將產品回到懂產品的企業手上,進而減少相關廢棄物或售後服務等衍生問題。以手機螢幕這類使用價值大於擁有價值的產品而言,根據GSMArena平台的調查指出現代人平均2-3年會更換手機,而這些3C大廠可以清楚地計算出自家產品的生命週期,進而重新設計回收計畫及產品的未來性,如維修流程、產品升級與功能擴增等,因而完全改變方向及策略。此外,不僅僅是產品的硬體,再軟體的資料轉移與個人資安的保護上,這些易忽略的細節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跟進,才能讓整套機制完整的轉換。
我真的覺得這不是單純的維修問題,而是商業模式要改變。很多東西的價值不在於擁有權,而是使用權。這個差異就直接撇除消費者要擔心維修的問題。
阮英豪設計師

設計師的機會

經濟模式的影響也就意味著設計師也會隨之影響,如同我們在循環設計與傳統設計的差異一文中有提到,循環設計師更需要著重在整個系統的規劃,除了材料的循環外連同經濟的運作以及製成的優化都需要一併的考量;所以假如是一間大企業中的設計師,可能就會開始思考以租代買的商業模式中,包含更容易回收產品的服務流程規劃,將產品易損壞的部件設計得更好拆卸或設計得更堅固等產品設計更新,好的產品服務不僅僅可以幫公司省下巨額的溝通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產品的零組件可以一次一次地做翻新在使用的動作,這些種種革新性的規劃都需要設計師的加入,替企業與消費者建起一座雙贏的橋梁。

創新的侷限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該法案也提高的3C產業的入門門檻,假使有一間新創公司希望可以透過新的3C產品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如同大部分的新創公司一樣,在各地方面都很需要資金的協助,在提供維修服務的人事成本上也不例外,所以新創公司在一開始的商業策略上可能就沒有辦法僅考量產品本身,其產品背後的服務也需一併考量;不過誰也說不準危機就是轉機,也許在下一個10年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針對租賃服務新創公司的崛起,而除了可被維修以外,如何讓每一個材料都能發揮最大經濟價值後再被降級回收,也是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的課題。
photo credit jcomp, freepik
photo credit jcomp,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