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製造業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扮演重要的角色,從過去傳統OEM到現在重視產品研發的ODM與重視品牌效益的OBM,設計服務在其中勢必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技能;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個製造產業中也隱約發現的不少轉型問題,具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指出,雖逐漸有成果,但臺灣的品牌仍距離個大先進國家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相關的輔導政策也無法有效的解決大多數想自創品牌業者所面臨的轉型障礙;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健一更是進一步的指出,臺灣製造業面臨的三大挑戰之一即為產品或服務加值的速度過於緩慢。所以究竟製造業如何穩健的轉型,而好的設計會替企業的哪一些層面增值呢?今天與大家分享來自英國的環境顧問公司Eclipse Research Consultants在2006年根據調查與設計服務的關係利益者,所統計出的好設計六大增值方向。

1. 交換增值 (Exchange Value)

對於交易商品的增值,其商業價值由市場願意支付的價格來衡量。對於擁有該設計品的人來說,這僅是賬面的價值,不過對於開發的公司而言,這就是資本和收益的回報;當然還會與相關交換的商業模式有關連,比如說更容易將物品或空間出租等。這項增值大家一定不陌生,不過用於循環經濟的領域上,設計師透過交換增值,可讓產品或服務更加完整,如春池玻璃透過與設計師合作,開發出符合市場期待的產品,並將玻璃達到“升級回收(upcycling)”的經濟效益,而不論是線性經濟或循環經濟,交換增值都是大多數人理解的設計增值,不過好的設計不僅僅只有交換增值喔!
Image credit : FLOAT
Image credit : FLOAT

2. 使用加值 (Use Value)

建構對團隊或企業的貢獻,如生產力,盈利能力,競爭力或重複業務,這些加值成長皆來自安全且完整使用的工作環境,可促進員工的健康,幸福和工作滿意度,並鼓勵靈活的工作,促進團隊合作和溝通,並在減少缺勤的同時提高招聘和保留率。也就是說使用設計方面的加值比較偏向制度設計或建築物的規劃,經典且著名的案例就是可口可樂的品牌規範手冊,在“設計的力量”一書中提及,因為完整的規範,進而讓可口可樂全球分公司中的設計師,能夠減少大量的溝通時間,也能達到品牌識別一致卻又因不同城市有不同的風格差異。在循環經濟的使用上,在“製造公司循環經濟轉型的兩個步驟:評估與機制”一文中有介紹到,一間大的企業需要有完整的制度建置,完整的循環商業也需要透過設計來建置完善的機制,以便降低日後的協調成本。

3. 圖像加值 (Image Value)

建構對企業形象、願景和聲譽的轉譯貢獻,進而體現了整合產業背景或開創新品牌形象的加值。圖像加值是設計師透過專業美學使設計品達到一定的質感與傳達性,而圖像加值不論對於循環經濟或是線性經濟都非常重要,完整的品牌識別能夠使一間企業更容易被消費者記住,不過這邊要注意的是,設計師是圖像的轉譯者,並非無來由的塑造,假設一間企業的歷史脈絡或核心價值不夠完整,很有可能會轉譯錯誤;也正因設計是轉譯,品牌識別只要核心價值不變,絕對是可以隨著時代演變的,畢竟時代與消費對象已經不同了,所以與時俱進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今天知名車廠BMW的品牌標誌進行了自1917年以來最大的更動,大改過去沉穩的黑色,全面改革為強烈未來感的平面化與透明白,不過,不論如何更動,BMW還是保留螺旋槳殘影的完整識別概念,以避免消費者無法識別。
Images Credit:BMW
Images Credit:BMW
引用文獻:
  1. Macmillan, S. (2006). Added value of good design. 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 34(3), 257–271. https://doi.org/10.1080/09613210600590074
  2. 徐耀浤, 2011, 推動台灣企業品牌國際化策略探討-臺灣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