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永續指標:CSR, SDGs, GRI和ESG到底在說什麼?

近幾年來永續相關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不同於以往的環保,永續更著重於人類如何能夠找到一個平衡系統並持續發展人類社會,根據這樣的理念,聯合國提出了對於未來社會的願景,並根據17個領域訂定了目標,稱之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為SDGs。在永續發展的脈絡之下我們將企業視為一個體,而企業的生產活動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其實也會對生態環境和人文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於SDGs,因此企業需要重新找到和環境的平衡,和社會的平衡,以及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平衡,而國際間也賦予了這項“找平衡”任務一個名稱,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縮寫為CSR。相信對許多人來說,目標和責任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更多人在意的是“如何判斷一家企業在CSR的貢獻度”,此時ESG永續投資指標便可以派上用場,投資顧問公司會在環境(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層面給予企業計分,因此ESG得分也可以理解為量化CSR的方式之一,而投資人可以透過ESG得分判斷該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貢獻,一般而言得分越高的企業會因為重視永續發展而穩定性更佳,投資人的投資意願也會隨之上升。 在臺灣最多人使用的ESG報告架構是GRI,為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於2016 年推出的永續性報告的全球標準,為組織提供了一種公開非財務資訊的通用語言,使全球企業之間可以有效的溝通,並一起達成永續目標也就是SDGs。
影片來源:2060年,台灣就會沒有冬天?永續發展目標SDGs是什麼?| 志祺七七

循環經濟是明確的永續解方

促進環境與社會的永續可以使經濟也永續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循環經濟是一個相對明確的平衡對策,循環經濟很清楚地指出地球的材料與資源並非無匱乏的,我們的經濟模式應建立在每一種材料的循環上。講到循環經濟大家第一個反應應該會是資源回收再利用,但其實真正落實循環經濟後可以影響的層面並不只是材料而已。如同我們在循環經濟觀念入門中我們提到,不論是服務或製造過程,每一項資源都需要重新被檢視,減少原物料的使用並讓材料的應用價值最大化。舉例來說,比起將使用後的寶特瓶拿來降級回收再製;在規劃過程中,如何規劃出一套商業模式以及便於回收的服務流程與產品,讓其充滿重複使用的價值,使企業願意花錢將之購買回來,是需要企業與上下游及消費者溝通,並投入成本進行規畫的。這個實踐的過程看似為了資源,事實上從容器在設計時的原料選定或循環便利性(環境與消費者的影響)、循環服務的流程中的每一個合作夥伴的參與(管理與社會影響)、乃至於整個商業模式的轉變(經濟的影響),都與永續目標的評分方向不謀而合。在2018年工業生態學期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中一篇關於循環經濟實例和SDGs的研究發現,這些循環經濟模式和部分SDGs高度相關,和大部分SDGs有關或有弱相關;換句話說,根據循環經濟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最終可達永續發展。
CSR, 循環商業模式, ESG, SDGs關係圖
CSR, 循環商業模式, ESG, SDGs關係圖

投資循環設計軟實力的重要性

臺灣中小型企業多以代工製造為主,然而面臨先進國家的工業技術發展和專利的把持,以及東南亞、南美甚至非洲的經濟發展以及製造成本低等優勢,臺灣產業如何在這樣的局勢中爭取國際訂單並永續經營將會是一大挑戰。在這樣的國際局勢下,近幾年來越來越多臺灣企業開始與設計創新合作,加上原技術上的精進,從策略開始的商業模式、與客戶互動的產品服務,以及產品本身的價值都變得更為完整,不論是臺灣傳統製造業永續發展的關鍵一文中我們提到傳統製造業在臺灣產業的重要性以及設計創新對企業永續的重要性,抑或是企業需要的6種好設計所帶來的加值中提到設計創新如何在不同面向上增加產業價值,我們都可以看到設計創新在產業中的重要性;而在循環設計與傳統設計的差異一中文透過循環設計指南的探討,我們也可以理解到,有別於單一物件的規劃,設計者的角色更強調在整個系統策略上去找出核心問題,促進橫向溝通並提出適合的使用者中心設計(user-centered design),協助企業以最省力的方式完整循環商業模式的轉型。
材料的循環度有80%在設計階段就已決定。
《啟動循環經濟》
循環設計前期流程圖:評估現況並具現化創新以降低轉型風險。
循環設計前期流程圖:評估現況並具現化創新以降低轉型風險。

臺灣與國際接軌所跨出的第一步

如果您是企業主,請跟著綠盒設計一起來想想,自身企業使用的進口原物料價格高漲,對於國際市場代工毛利低廉,是不是正在影響著其他的成本結構(如員工薪資或人才培育)?任何轉型對於企業而言都是一種不確定的創新的投資,而設計的目的就是協助企業具象化並小規模的測試這份不確定性(不論是產品、服務或策略);以製造代工的中小企業為主的臺灣夾在國際原料價格或品牌市場間,代工的議價能力也非常低廉。即便位處兩難的狀態我們更需要聰明的管理自己的企業,許多國家開始承諾淨零排放的行動,在這個國際企業的交易開始轉變的局勢下,若台灣企業能在經營模式上進行循環化轉型,不僅可實踐CSR,在達成SDGs過程中ESG的得分也會隨之增加,進而使國際訂單機會提高,不僅實踐企業經濟、環境與社會上的三大永續經營外,更不被國際市場邊緣。建立循環經濟模式除了可以讓臺灣企業和國際接軌以外,因為落實循環經濟,企業間開始正視材料的重要性,倘若能有系統地將每一種材料完整的統整、規劃並進行價值提升使商業模式永續的話,臺灣將減少對於國際間原物料的倚賴,不管是對於在地環境以及社會的經濟水平都將得到提升。
文獻引用:文:王潔、吳泓瑞圖由綠盒設計繪製,封面照片自Freepik。